东湖通道工程对沿线水域水生植物的影响 | |
李双双; 吕锦刚; 高翔; 周维成; 李小燕; 李敦海 | |
2015 | |
Source Publication | 水生态学杂志
![]() |
ISSN | 1674-3075 |
Volume | 36Issue:2Pages:18 |
Abstract | 东湖通道是武汉市在建的交通路网工程,穿越东湖风景区,其中约5 km为湖底隧道。通过研究施工围堰对沿线水域水生植物的影响,可为湖泊管理提供应对措施。于2014年3月和5月通道工程施工期间,在其沿线的典型水域如封闭区域、半封闭区域、敞水湖湾、敞水迎风岸带和新形成的堤岸外共设置16个采样点,调查水生植物的种类、生物量和水质参数等。结果表明,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受水温的影响,3月采样时平均水温为13.7℃,未发现挺水植物,采集到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和五刺金鱼藻(Ceratophyllum oryzetorum)3种沉水植物以及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1种浮叶植物,可见少量的漂浮植物浮萍(Lemna minor),其中沉水植物菹草为绝对优势种;5月的平均水温为24.8℃,除上述3种沉水植物外,还采集到了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但菹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下降,另外采集到了荇菜和菱(Trapa bicornis)2种浮叶植物,荇菜的相对生物量和优势度最高,也可见少量的浮萍。在相对封闭的水域,因受风浪的影响较小,这些区域相对于迎风岸带具有较高的水生植物覆盖度和生物量,水体的营养盐浓度也相对较高,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的高低与水生植物生物量多少的变化趋势一致。通道施工形成的新岸堤外,只有部分位点分布有水生植物,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目前这些位点缺乏种源、水体较深、透明度低等。由于通道围堰施工增加了沿线的封闭水体,使得水生植被的覆盖度和生物量大幅度提高,通道施工对其沿线水生植物的影响是正面的;施工期间对水生植物没有产生不利影响,但在工程竣工后拆除围堰时,须防止悬浮物和机械扰动对现有植被的破坏。 |
Keyword | 水生植物 东湖通道工程 影响因子 |
Language | 英语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41874 |
Collection | 水环境工程研究中心_期刊论文 |
Affiliation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李双双,吕锦刚,高翔,等. 东湖通道工程对沿线水域水生植物的影响[J]. 水生态学杂志,2015,36(2):18. |
APA | 李双双,吕锦刚,高翔,周维成,李小燕,&李敦海.(2015).东湖通道工程对沿线水域水生植物的影响.水生态学杂志,36(2),18. |
MLA | 李双双,et al."东湖通道工程对沿线水域水生植物的影响".水生态学杂志 36.2(2015):18.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