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冬-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识别 | |
蒋伊能1; 张涛1; 陈丽1; 李天丽2; 赵帅营1; 张虎才1; 陈光杰1 | |
2016 | |
Source Publication | 海洋湖沼通报
![]() |
ISSN | 1003-6482 |
Issue | 6Pages:87 |
Abstract | 抚仙湖是我国第二大深水湖泊,目前总体处于贫营养状态。本研究于2015年1月~3月对抚仙湖冬-春季转换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空间调查,探讨冬春季转换期间浮游植物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为抚仙湖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次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39属53种,绿藻门种数最多。浮游植物优势种在时间上出现明显的变化特征。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随时间呈现上升趋势,香农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早春季节最低,这与3月硅藻门的小环藻优势度大成为绝对的优势种有关。空间上南部湖区和北部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2月和3月存在显著差异,而生物量仅在3月出现显著差异且北部偏高,物种丰富度和香农指数在1月出现显著差异且南部湖区偏高。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与总磷、水温、溶解氧、电导率以及总溶解性固体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显著负相关(P<0.001);冗余分析(RDA)和方差分解分析的结果表明总磷、温度、pH、电导率以及总溶解性固体解释了抚仙湖冬-春季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变化的31.9%,其中总磷和温度是主要的影响因子。 |
Language | 英语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34764 |
Collection | 其他_期刊论文 |
Affiliation | 1.云南师范大学 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蒋伊能,张涛,陈丽,等. 抚仙湖冬-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识别[J]. 海洋湖沼通报,2016(6):87. |
APA | 蒋伊能.,张涛.,陈丽.,李天丽.,赵帅营.,...&陈光杰.(2016).抚仙湖冬-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识别.海洋湖沼通报(6),87. |
MLA | 蒋伊能,et al."抚仙湖冬-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识别".海洋湖沼通报 .6(2016):87. |
Files in This Item: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抚仙湖冬_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影(697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View Application Full Text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