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载体上周丛生物的特征研究; The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s of periphyton developed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 |
Wu LY(伍良雨) | |
Subtype | 硕士 |
Thesis Advisor | 吴辰熙 |
2017-05 | |
Degree Grantor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Abstract | 周丛生物是广泛分布在淹没基质表面由多种微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复杂集合体。由于其在水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能量流动、物质转化与循环、食物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适应性能力强,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特点,周丛生物被用于水体净化、水质监测、污染物毒性评估、生态修复和生物能源等环境领域。作为周丛生物的附着基质,载体的材质和表面性质对其形成和生长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研究花岗岩、玻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和樟子松上生长的周丛生物的特征来评估载体对周丛生物的影响。本研究对生长于不同载体上周丛生物的生物量、碳、氮、磷和叶绿素a含量、光合作用活性、代谢功能多样性、反硝化潜力和酶活性进行了测定,通过16S rRNA和18S rRNA基因测序分析了真核与原核生物多样性、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周丛生物表面微观形态,并测定了载体表面的粗糙度和接触角,结果表明载体对周丛生物的形成和生长存在影响,不同载体上的周丛生物生长变化情况不同,且在不同的方面展现出优势,表现为:(1)聚丙烯载体上的周丛生物具有较高的生物量、碳氮磷和叶绿素积累量,以及较高的脱氢酶活性,反映聚丙烯上周丛生物生长旺盛;其光合作用效率、反硝化潜力相对其他载体的周丛生物较低,反映了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差异;初期较低的细菌群落丰富性和多样性可能是由于表面疏水且光滑的特性,但随着生物量的积累和群落的演替,后期表现出较高的原核生物丰富度与多样性。(2)花岗岩上的周丛生物的早期原生核细胞和真核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较高,意味着花岗岩适合更多种类的微生物的定殖,这可能与其表面良好的亲水性有关;总生物量和藻类生物量均较低,反映其周丛生物生长较慢;光合作用效率较高,但反硝化潜力较低,表明花岗岩上物种的光合能力较强,反硝化能力较弱。(3)樟子松上的周丛生物虽然干重较低,但具有较高的无灰干重、总氮、总有机碳、较强的碳代谢能力以及较高的脲酶活性,说明樟子松上的周丛生物具有较高的碳、氮利用能力。(4)周丛生物初期的物种组成结果显示不同载体对细菌吸附偏好不同,蓝藻更易附着在聚丙烯上,而变形菌更易附着在樟子松上,拟杆菌则更易附着在花岗岩上。(5)不同载体上周丛生物的差异在周丛生物形成初期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功能指标和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上,反映出载体对周丛生物的影响主要源于微生物早期附着的差异,后期表面微观形态上的差异也产生于早期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附着生长。(6)同一环境条件下,当达到足够长的培养时间,周丛生物趋于成熟稳定,其群落结构呈现趋同化,载体的影响被削弱。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载体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
Language | 中文 |
Document Type | 学位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31136 |
Collection | 水环境工程研究中心_学位论文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伍良雨. 不同载体上周丛生物的特征研究, The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s of periphyton developed on different substrates[D].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17. |
Files in This Item: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不同载体上周丛生物的特征研究.pdf(4190KB) | 学位论文 | 限制开放 | CC BY-NC-SA | Application Full Text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