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上下游江段鱼类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
林鹏程; 高欣; 刘春池; 刘焕章 | |
2011 | |
Source Publication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
ISSN | 1004-8227 |
Issue | 9 |
Abstract | 2009年6月和11月在葛洲坝上下游江段使用SIMRAD EY60回声探测仪对鱼类时空分布进行水声学调查。结果显示,葛洲坝上下游江段鱼类密度范围分别为2.8~122.7、8.8~888.8 ind./1 000 m3。上下游江段鱼类呈区域性分布,主要集中在西陵峡口、大江电站下游及三江等水域。大江电站下游流水区,鱼类一直集中在中下层。而在其它的静水和缓流区,6月份鱼类主要分布在中上层水域,11月份鱼类较为集中在中下层。6月份鱼类体长与分布水深无相关性(P>0.05)或负相关(P<0.05),11月份体长与分布水深均呈正相关(P<0.05)。根据结果分析,由于葛洲坝上下游水文情势的差别,分布有不同生态类群的鱼类,因此形成区域性的水平分布。在静水和缓流区,垂直分布还存在季节间的变化。季节变化还对葛洲坝上下游江段鱼类体长与分布水深的关系有明显影响。 |
Keyword | 水声学 鱼类资源 生态类群 水文条件 |
Department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Funding Organization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YW-08-0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C39B03);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CT-08-07-06)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YW-08-0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C39B03);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CT-08-07-06)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YW-08-0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C39B03);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CT-08-07-06)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YW-08-0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C39B03);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CT-08-07-06) |
Indexed By | CSCD |
Language | 中文 |
CSCD ID | CSCD:4308955 |
Funding Organization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YW-08-0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C39B03);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CT-08-07-06)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YW-08-0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C39B03);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CT-08-07-06)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YW-08-0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C39B03);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CT-08-07-06)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YW-08-0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C39B03);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CT-08-07-06) |
Citation statistics |
Cited Times:3[CSCD]
[CSCD Record]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15949 |
Collection | 水生生物多样性与资源保护研究中心_期刊论文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林鹏程,高欣,刘春池,等. 葛洲坝上下游江段鱼类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9). |
APA | 林鹏程,高欣,刘春池,&刘焕章.(2011).葛洲坝上下游江段鱼类时空分布特征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9). |
MLA | 林鹏程,et al."葛洲坝上下游江段鱼类时空分布特征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9(2011). |
Files in This Item: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葛洲坝上下游江段鱼类时空分布特征研究.P(1798KB) | 开放获取 | -- | View Application Full Text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