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和洱海鱼腥藻的形态特征和16S rRNA基因分析 | |
潘晓洁; 常锋毅; 康丽娟; 李小燕; 李根保; 刘永定; 沈银武 | |
2008 | |
Source Publication |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
Abstract | 滇池和洱海皆为云贵高原湖泊,具有相似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鱼腥藻是两湖泊的常见藻类, 但两湖泊营养水平和鱼腥藻水华发生情况不同。为系统地描述两湖泊主要鱼腥藻种类,比较两高原湖泊鱼腥藻种类的差异,本文分析了从滇池和洱海分离的具有代表性的七株鱼腥藻的形态特征和系统进化关系。选用藻丝的形态、伪空胞的存在与否、异形胞和孢子的位置、各种细胞的形状以及营养细胞、异形胞和孢子的大小等传统的分类特征描述藻株的形态。利用 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藻株间的系统进化关系。依据孢子的形态和藻丝的宽度可将这七个藻株分成三组:观察16S rRNA 基因序列形成的邻接树(neighbor-joining tree),这七株鱼腥藻分布在三个不同的亚群里,并且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与形态鉴定一致。藻株 EH-2,3和4在同一组内,系统进化关系与螺旋鱼腥藻(Anabaena spiroides)最接近。藻株 DC-1,2和 EH-1 组成另一株系,依据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可鉴定为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藻株 DC-3与其他六株藻株不同,为柱胞鱼腥藻。研究结果还表明,滇池和洱海两高原湖泊的鱼腥藻优势种不同,滇池为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而洱海为螺旋鱼腥藻(Anabaena spiroides)。 |
Language | 中文 |
Document Type | 会议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14632 |
Collection | 会议论文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潘晓洁,常锋毅,康丽娟,等. 滇池和洱海鱼腥藻的形态特征和16S rRNA基因分析[C],2008.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